古诗文网

阅微草堂笔记人物头像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诗两首
诗二首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1) 滦阳消夏录一(2) 滦阳消夏录一(3) 滦阳消夏录一(4)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1) 滦阳消夏录二(2) 滦阳消夏录二(3) 滦阳消夏录二(4)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1) 滦阳消夏录三(2) 滦阳消夏录三(3) 滦阳消夏录三(4)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1) 滦阳消夏录四(2) 滦阳消夏录四(3) 滦阳消夏录四(4)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1) 滦阳消夏录五(2) 滦阳消夏录五(3) 滦阳消夏录五(4)
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1) 滦阳消夏录六(2) 滦阳消夏录六(3) 滦阳消夏录六(4)
卷七
如是我闻一(1) 如是我闻一(2) 如是我闻一(3) 如是我闻一(4) 如是我闻一(5)
卷八
如是我闻二(1) 如是我闻二(2) 如是我闻二(3) 如是我闻二(4) 如是我闻二(5)
卷九
如是我闻三(1) 如是我闻三(2) 如是我闻三(3) 如是我闻三(4) 如是我闻三(5)
卷十
如是我闻三(1) 如是我闻三(2) 如是我闻三(3) 如是我闻三(4) 如是我闻三(5)
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1) 槐西杂志一(2) 槐西杂志一(3) 槐西杂志一(4) 槐西杂志一(5) 槐西杂志一(6)
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1) 槐西杂志二(2) 槐西杂志二(3) 槐西杂志二(4) 槐西杂志二(5)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1) 槐西杂志三(2) 槐西杂志三(3) 槐西杂志三(4) 槐西杂志三(5) 槐西杂志三(6)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1) 槐西杂志四(2) 槐西杂志四(3) 槐西杂志四(4) 槐西杂志四(5) 槐西杂志四(6)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1) 姑妄听之一(2) 姑妄听之一(3) 姑妄听之一(4) 姑妄听之一(5)
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1) 姑妄听之二(2) 姑妄听之二(3) 姑妄听之二(4) 姑妄听之二(5)
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1) 姑妄听之三(2) 姑妄听之三(3) 姑妄听之三(4) 姑妄听之三(5)
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1) 姑妄听之四(2) 姑妄听之四(3) 姑妄听之四(4) 姑妄听之四(5)
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1) 滦阳续录一(2) 滦阳续录一(3)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1) 滦阳续录二(2) 滦阳续录二(3)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1) 滦阳续录三(2) 滦阳续录三(3)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1) 滦阳续录四(2) 滦阳续录四(3)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1) 滦阳续录五(2) 滦阳续录五(3)
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1) 滦阳续录六(2)
纪汝佶六则一 纪汝佶六则二
猜您喜欢

狄公案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故事情节较为细致缜密,带有政治色彩。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开元释教录

唐代智升编于开元十八年(730(庚午年))。又作开元录、开元目录、智升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全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称‘总括群经录’(卷一至卷十),相当于代录,系以时代别、译者别,依序列举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唐代开元十八年,凡六六四年间,一七六名译经僧所译大小乘经律论,共计二二七八部,七○四六卷。

诗人玉屑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著。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有才名而无意仕进,种菊千丛,常与诗人逸士在菊园中吟诵。有人曾赋诗赞誉他说:“种菊幽探计何早,想应苦吟被花恼。”可知他过着以种菊、赋诗为乐的隐逸生活。庆之与当时诗人有广泛的交往,这给他辑录南宋诗话带来了不少方便。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